【核心提示】不久前回国出差,在北京领略了“打的难”和首都已经成为"首堵"的事情。恰好,华鲁沂写来文章,谈到东京不堵车的问题。其实,东京也不是绝对不堵车的。但是,与今日的北京相比,东京街头则显得畅顺许多。
“双节”前一场小雨就让北京交通陷入“大拥堵”。北京交通管理部门强调,这是因为出行车辆增加以及周日没有进行尾号限行造成的。其实很明显,尾号限行不是长久之计,北京的地铁等公共交通不健全,才是交通拥堵久治不愈的病根。
众所周知,日本东京空间小、人口多,但其市区却很少堵车。只是在新年等重要节日时,东京通往外地的高速公路会出现一定的拥堵,日语称为“涉滞”。应该看到,东京之所以不堵车,得益于完备的公共交通设施、有序的交通秩序和市民乘坐地铁出行的意识。在公共交通建设方面,东京的经验值得北京借鉴;在交通秩序和乘车秩序方面,东京市民的良好习惯值得北京市民借鉴。
东京地铁等公共交通十分发达,拥有13条地铁线路,另外还有多条地上城轨线路,仅JR公司在东京以及东京近郊就运营有超过30条地上城轨线路。完善的公共交通实施让市民对驾车出行缺乏热情。在日本各都道府县中,东京的人均机动车保有量为第47位,处于最后一名。东京每100人的机动车保有量为30.9台,大大低于日本全国54.2台的平均水平。据日本东京运输支局2009年3月的统计显示,东京的汽车保有量为451.9万量,而2006年时这个数字还为461.9万辆,连年呈下降趋势。
公共交通设施完备、准时,并且乘坐地铁就能到达几乎所有的目的地,东京的汽车保有量逐年下降也就不足为奇了。有车一族也比较倾向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,而一般不驾车。笔者在东京的一位朋友,家住郊区,上班地点在市区的新宿区,他每天上班均乘坐地铁,35公里的路程需50分钟。他10年前买的车至今行驶总里程只有5万多公里。“周末郊游、在附近吃饭的时候会偶尔开一下车,平时上班都坐地铁。”这正是多数东京市民的出行心态。
北京公共交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,尚不健全、不成熟,乘车秩序也比较混乱。目前,北京的地铁交通正得到快速发展,从原来的两三条线路快速增长到当前的9条,并且还有多条在建线路。目前,地铁、公交等公共交通设施还没有给市民带来足够的便利性。如公交车的不准时和车内拥挤、地铁线路能到达的目的地还比较有限,北京地铁一号线的部分车辆甚至没有空调,地铁车辆到站时,等车人群一拥而上,下车的人和上车的人挤作一团,基本做不到先下后上……这一切都不利于说服车主放弃驾车而改乘公共交通出行。
在道路上,行人和机动车相互争道,机动车之间强行并道、加塞的现象十分常见。在东京市区步行,只要是绿灯,行人就可以放心过斑马线,转弯机动车会停在斑马线前让行人优先通过;而笔者在北京曾试图像在东京那样过斑马线,结果遭到右转机动车的鸣笛警告——机动车司机没有做到法规规定的行人优先原则。同样,也有不少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,甚至随意进入机动车道。这些混乱的交通秩序也是造成交通效率低下的原因。
解决城市交通拥堵,北京必须拿出更大的决心和力量来合理、科学发展公共交通,整治交通秩序和乘车秩序。如何让更多的有车一族愿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,让更多打算买车的人觉得“没必要买车”,是北京亟待解决的问题。(华鲁沂)